区气象局2025年工作计划
(一)、综合观测项目
(1).推动2021年2025年补短板项目建设。争取地方资金推动区域气象站升级改造,年内升级改造单/两要素站为四/六要素站比例不低于40%(以2020年年底单/两要素站数量为基数)。
(2).完善国家站和区域站“三小时备件供应圈”,强化备件支撑能力。推进“三小时装备保障圈”建设。
(3).优化故障信息发布策略,提高故障识别的时效性,同时实现降水量疑问数据的监控。
(4).按照市级主导、市县一体装备保障体系运行要求,建立装备保障队伍并开展业务知识和维修维护技能培训。
(二)、信息网络
(1).加快网络分区改造,推进内外网分离。选开展内外网隔离工作。
(2)、开展信息网络安全培训,提升气象部门人员的信息网络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开展定期全网安全检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三)、预报预测
(1).对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标准进行本地化修订,确保预警信号发布内容的一致性、针对性和规范性,在发布内容中增加气象风险提示。
(2).结合本地实况和上游回波、降水情况,利用雷达外推等技术,有效识别对目标区域有影响的回波系统。
(3).严格落实省地天气会商首席预报员负责制,加强会商发言质量,明确发言重点。
(4)落实重要天气研判和集体会商制度,开展对省地天气会商质量的考核。
(5).从硬件、软件、网络、配套系统等方面切实提升视频会商质量,解决视频卡顿和画面马赛克等问题。
(6).采用会前检查调试、日巡检、月巡查,做到故障早发现、早处理。加强针对市县会商系统应用的业务培训,提高市县会商系统操作人员熟练程度。
(四)、气象服务
(1).加强“天帮忙”气象为农服务 APP 和在全省的推广应用。
(2).落实《湖南省气象局办公室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省市县三级建立气象部门与农业部门联合监测、联合会商、联合制作发布产品的机制。
(3).推动气象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组建为农服务专家联盟,切实加强关键农时和灾害多发季节的防灾减灾指导。
(4)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①重要天气研判结论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各级部门通报。
②规范决策服务产品。
③.推广应用拇指天气APP。
④.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接收终端(天气盒子)在乡镇、村社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