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的单位开展党纪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完成任务,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质量和活动效果。有的基层党员干部以“旁观者”心态学习纪法理论知识,认为自己是小兵小将,手中无“权”,不会触碰纪法红线。有的基层党员干部不能把自己摆进去,以“看客”心态对待警示教育活动,觉得自己离“片中人”很远。这些都导致了党纪教育的实际效果与理想存在落差。
二
有的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表面上是不关心、不关注、不关切,本质上是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延续;有的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了解,表面上是不知晓、不清楚、不明白,本质上是学习意识不足、理论武装缺失;有的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掌握,表面上是不会用、不能用、不善用,本质上是转化运用本领薄弱、依规依纪履职能力欠缺。这些深层次问题都需要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切实加以解决。
三
当前,有少数人仍然存在不敢监督、不愿监督、害怕监督、拒绝监督等问题,把监督看成同自己“过不去”“找茬子”,感到“丢面子”“失威信”。这源于对监督的本质认识不清。从近些年查处的案例来看,从“好干部”到“阶下囚”,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小节到大错的过程,如果监督严格及时一点、约束有效到位一点,很多人不至于犯大错误、出大问题。让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才能更好地控制言行、抵住诱惑、守住底线、及时纠偏,才会更清醒、更理智、更谨慎,才能在监督和约束中成长成才。
四
随着制度笼子的扎紧、惩戒措施的形成,个别领导干部身上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在工作中,有的怕失误、怕冒险,不敢面对矛盾,不敢果断决策,宁肯不干事,但求不出事;有的机械照章办事,只依法不办事,担心干得越多犯错越多。产生这种心理包袱,既有思想认识不到位的缘故,也有监督问责手段运用不科学的因素。
五
在日常监督和案件查办中发现,在党员干部犯错误背后,常常存在对党纪的忽视和无视、对党纪缺乏敬畏之心,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势在必行。要通过此次党纪学习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性和忽视党纪、违反党纪问题危害性的认识,聚焦解决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进一步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