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有些日子没写关于党课的素材了,今天来一篇关于形式主义的专题党课,这个主题也很契合当前开展的学习教育,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字数较多,还请耐心阅读。
我用心写,您用心看,咱们互不辜负。
正文:
同志们:
提到形式主义大家会想到什么?是每天收不完的文件下不完的通知?是走马观花浮于表面的现场调研?还是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笔记?作为基层工作者,想必一提到形式主义这个词大家都会有说不完的话,发不完的牢骚。的确,形式主义让本就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雪上加霜,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干部减负,刻不容缓。
1月29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北京召开,强调了深刻认识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性紧迫性;4月,******在重庆考察时指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也针对形式主义方面的问题制定了对应的处分条款。这些信号进一步明确了党中央持之以恒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为我们基层工作人员撸起袖子加油干提供了坚强后盾,我们理应不负众望、担当实干、务实作为。
一、直面现实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消除形式主义也绝非一日之功,作为深受形式主义影响的“重灾区”,基层干部深有体会。具体表现在以下*个方面:
1、干不完 根本干不完
“一把手”亲自督导、“头号工程”、首要位置等提法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一把手”就一个,需要他亲自抓、亲自落实的工作那么多,况且他也没有三头六臂,这该怎么办。他们的回应就是加班干、使劲干、埋头苦干,但最终的体会还是:“干不完,根本干不完。”
抓执行抓落实既是基层干部的应尽之责,但有的地方打着狠抓落实的旗号层层加压,步步加码,做甩手大掌柜;有的部门把工作有没有开展放在会议记录、材料报表、现场照片上;有的领导只看汇报材料,要是材料能写出花来就证明工作干得好。类似这样的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深受其苦,让本该前往一线调研的工作,由复制粘贴取而代替,到头来看似什么也干了,却什么都没干好。
2、干不完 还不如“躺平”
相信很多人初入职场都怀揣着一颗干事创业的心,但是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后,棱角逐步被磨平,曾经的“山盟海誓”也如过眼云烟一般消失无踪,反而养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怪病”。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形式主义的裹挟之下,工作热情逐渐冷却、激情不断消减,甚至甘于“躺平”“摆烂”。有的领导干部在讲话时大道理头头是道,却忘了接地气;有的同事喜欢做表面文章,却经常受到领导表扬;有的调研只把“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其内在却问题不断。这样的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寒了心,失去了奋斗目标,抓发展、惠民生的动力也受到很大影响。
二、深挖根源
古往今来形式主义一直存在,据史料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期,有一次刑部侍郎茹太素向朱元璋上呈一份奏折,这份奏折长达数万言,文中充满了华丽辞藻和套话,导致朱元璋听了一大半仍没听到实质内容,朱元璋大为不满,下令今后上奏必须简明扼要,直接陈述问题和建议,不得空洞冗长。形式主义的出现是果,官僚主义的存在是因。
1、官僚主义的培育
一些部门领导天天坐在办公室里指挥,完全没有经过任何的实地调研,仅凭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下结论,导致下发的文件、制定的政策严重脱离实际,给执行落实造成了很大困难。有的部门一句“属地管理”就把任务转达给了镇办、社区,然后开始等下面走访、调查、处理、报告,自己坐在办公室里等回复,这种“纸上作业”的工作方式,导致了该落实的没有落实、该完成的没有完成,浪费了时间、增加了负担。
2、官僚主义的庇护
一些官僚主义者热衷于搞排场,喜欢大场面、仪式感、存在感,希望以此来彰显个人或者部门的政绩与影响力,认为这样可以提升自己在同僚和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其实这只是一种虚假繁荣。领导的这种“喜好”给了那些察言观色之人机会,他们会主动投其所好,来换取物质或者仕途上的利益,这也在无形之中为形式主义撑起了“保护伞”。从某种意义上说,形式主义是在官僚主义的保护下发展起来、逐渐成势的。
三、联动共治
**形式主义需从优化考核、简化流程、强化监督、提升干部素质、完善激励、科学决策、领导垂范及信息公开等多方面入手,核心在于树立求真务实的价值导向,减少表面文章,注重工作实效,构建以民为本、高效透明的治理体系。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值得注意:关键少数、上下联动。
1、解决好根源性的问题。
想解决好根源性问题,就得从思想上“开刀”,既要针对发现的问题治标,更要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治本。要认真开展当前学习教育,逐字逐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确保学习覆盖到每一个角落,进一步增强干部的宗旨意识,弘扬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解决好统筹性的问题。
整治形式主义要在强化统筹协调上下功夫,各自为战只会削弱整体战斗力(麻雀战、游击战不算哈),还会建立起一道无形的部门间隔膜,导致信息沟通不畅,决策执行不利。作为“头雁”,要有统筹协调的意识和能力,既要有效解决文山会海、重复检查、反复扎堆调研等“老问题”,也要高度重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一刀切”、“小马拉大车”等五花八门的“新问题”。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因地制宜做决定,确保方向、力度、节奏准确无误,让基层干部从虚耗的“内卷”中脱离出来,踏下心来干实事。
整治形式主义决不能再犯形式主义的错误,这要求我们在反对和纠正形式主义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自我审视和警惕,避免陷入“以形式反形式”的怪圈。必须把持续深入整治形式主义与开展当前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既有态度又见行动,让基层干部能切实感受到整治形式主义带来的成效,不断激发大家的干事热情和创业信心。
码字不易,如有帮助,烦请点赞、在看,多多交流!!